• 2022-10-01
    2022年5G应用安全创新任务揭榜工作全面启动   为有效解决5G应用安全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辐射带动5G应用安全技术和产品供给整体能力提升,护航5G应用扬帆远航,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充分发挥5G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的作用,面向首批9个中心开展2022年5G应用安全创新任务揭榜工作。 2022年5G应用安全创新任务包括安全实践、安全测评、安全运维及管理、基础关键技术4类16项任务,预期通过2年时间的集中攻关,突破形成一批标志性5G应用安全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为5G应用安全创新发展树立标杆。 本次5G应用安全创新任务揭榜工作分为揭榜申报、遴选公示、揭榜实施和成果评价4个阶段。目前已进入揭榜申报工作阶段,各5G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自主选择申报的创新任务,经地方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组织行业专家和专业机构进行评审,择优确定揭榜单位名单。...
  • 2022-10-01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和对策研究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工业经济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重要载体,在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在不断拓展应用范围。而产业园区经过多年发展,已成长为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动能转换的“领头雁”,并积累了良好转型基础和海量应用场景,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当前,部分产业园区正积极探索“平台+园区”实践,通过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渗透应用,协同提高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和园区管委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为实体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注入强劲动力。 产业园区正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应用的新一轮主战场 (一)产业园区是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效抓手 产业园区是我国产业集聚的载体,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小单元”,可有效带动产业整体的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和模式升级。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69个,生产总值达到15.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3.4%,为各地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 2022-10-01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45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已数年稳居世界第二。统计测算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数字产业化深入推进。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千兆用户数突破5000万,5G基站数达到170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数超过4.2亿户。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7%,增速创下近10年新高;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的业务收入保持了17.7%和16.9%的高增速。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加速融入工业、能源、医疗、交通、教育、农业等行业。截至今年6月底,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外网覆盖300多个城市。2021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首次超过10万亿元,同比增长12.0%;移动支付业务1512.28亿笔,同比增长22.73%。   “十四五”时期,相关部...
  • 2022-10-01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超过万亿元   今年以来,我国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基本建成,国家顶级节点日均解析量显著提升,工业互联网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 工业互联网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进企业、进园区、进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其中今年二季度新增项目700个,国家顶级节点日均解析量显著提升,达到1.5亿次。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特色平台超过150家,其中重点平台的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7900万台、工业App数量28万余个。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有9.4万余家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2022年1月至6月新增注册企业3.3万余家。 “通过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实践,可以看到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已经由效率变革走向价值变革,由企业内走向产业链、价值链。”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理事长余晓晖说,特别...